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耗子小说网>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txt>惹竟对八旬老人做出这种事

惹竟对八旬老人做出这种事(第2页)

【哇!打起来了!】

兵部司务眼角微微抽搐。

这场辩经真是少你一句都不行!但凡少你一句,他们都打不起来。

老皇帝也看热闹不嫌事大,让锦衣卫搬来十来套案几和软垫,提供双方坐而论道。

——主要是权应璋年纪大了,一般论道没几个时辰拿不下来,真让人家这把老骨头站这里那么久,今天就得当场出殡。

今文学派首先发难:“《古文尚书》初次问世时就明言比先前的《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四百年来数量无有变化,四百年后遭逢战乱,再到太平,怎么就变成多出二十五篇了?篇数不合,方知伪也!”

古文学派的人面色凝重起来。

就连权应璋这个文坛盟主也是眉头一皱。

他们是正经辩经,不是街头争斗,倘若是后者,他们当然可以扯着嗓子说“官方文书上没有变化不代表它在民间不存在,民间那么大,书籍四处散落,四百年后才找到不是很正常吗”。

但辩经不能这么辩。

辩经,你得从经史典籍里找出相应的内容来反驳对方。

哪怕全天下都知道孔子是个男的,你在辩经的时候,如果需要说明这一点,那你就得从典籍内容里找出某某话来证明他——比如,孔子和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共处一室后,就连他的徒弟都疑心孔子是不是不清白了,由此可论证孔子是个男人。

你如果无法辩明,那等对面掌握了官方话语权后,孔子的传奇人生里估计就得加一项“孔女子一生不弱于人”了。

如果这个官方话语权再掌握得久一些,科举考题是你这个学派出,答案要按照你这个学派对经典的释意来,一代两代大家还心里腹诽这个学派胆大包天,强行给孔子改头换面,他们知道孔子是男人但为了科举为了打出自己的名声,对外只能声称自己支持这个观点。

但五代之后,孔子女扮男装这个观点必定会成为主流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学派一定要争正统,争到正统,那就相当于直接垄断了某段时间的话语权,你想给天下士子灌输什么观点就能灌输什么观点,再离谱的观点都行。

古文学派的人几乎是迫不及待想要辩倒对方了。

所以孔子……啊不对,所以《古文尚书》的数量为什么会突然变多呢?

那对知己对视一眼,其中一人扬声:“《德明·叙录》有载,宣帝年间,河内女子有坏老屋得古文《泰誓》三篇。此为十六篇之外《古文尚书》,是以,尔言‘四百年来数量无有变化’乃谬言!除此之外,还有……”

他们又提了其他书籍大概三四处类似的内容。

现在轮到今文学派皱眉了。

这些书他们有些看过,有些只隐约听过书名,没想到对面居然有人涉猎如此广泛。

但没关系,他们还有别的证据!

又一个人站出来:“《荀子》言: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此八字引自道经。而《古文尚书》亦有相似句子: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倘若《古文尚书》在前,为何《荀子》不言引自《尚书》?《古文尚书》!伪书尔!《荀子》成书前不见,是以无法引用。”

古文学派的人:“……”

你还真好意思说,人家引注什么是人家自由啊!《荀子》就是想引道经不想引尚书不行吗!

但是……

古文学派的人抹了一把脸。

辩吧!

辩经就是这样,再离谱的问题你也得引经据典回答。

这个问题特别刁钻。

书友推荐:夺娇以你为名的夏天一品红人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万人嫌神探凭亿近人陪你度过肥妻逆袭,禁欲长官求我生崽赛博剑仙铁雨戏中意穿成恋爱脑女配小姑姑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非常权途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我都无敌了你跟我说复婚?替嫡姐爬上龙床,她宠冠后宫误入官路医路青云惊悚乐园修订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不怪他!
书友收藏:从摊煎饼开始当厨神米花的猫咖也危险!误入官路替嫡姐爬上龙床,她宠冠后宫和竹马协议闪婚后步步升云官途美人怪物复苏姜暄和慕容他说我不配用拳头成为世界最强为夫体弱多病主母重生,全侯府火葬场红颜官途七零大杂院小寡妇诱奸儿媳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替嫡姐爬上龙床,她宠冠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