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体仁听到朱元璋语气之中似有不渝,赶紧说道:“皇上,臣前来求见,实在是为了文武百官之事。”】
【朱元璋脸色瞬间冷了下来,“你是来求情的??”】
【眼见朱元璋眼神不善,温体仁求生欲直接拉满,五体投地跪下说道:“皇上,臣不是来求情,而是有些话不吐不快。”】
【朱元璋见状,嘴角有些抽动,他还真没有见过如此无耻之徒。】
【温体仁如此不要脸,一点都没有大臣应有的骨气,不过想到如今他正缺这样听话的官员,只能无奈的问道:“说吧,你想说什么?”】
【“皇上,臣以为现在就处死这么多的官员,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天下百姓得知,恐怕会民心动摇。”】
【温体仁说道:“臣以为不如缓缓图之。”】
【朱元璋瞬间怒火冲天,说来说去,这个温体仁还是在求情。】
【只是还没等朱元璋发火,温体仁就匆忙解释道:“皇上,臣不是在求情,而是臣觉得为了这几个混账,不值得让天下百姓提心吊胆。”】
【“臣以为处理这些人可以循序渐进,而且除了杀了他们,还有让他们更痛苦的惩罚方式。”】
【朱元璋听到最后一句,怒火方才平息一些,问道:“那你说说,你还有什么惩罚方式?”】
【“如今咱大明国库空虚,可以让这些官员为国库做出一些贡献。”】
【温体仁主事户部,自然明白如今大明朝的朝政情况。】
【西北连年大旱,东北连年大战,再加上大明藩王俸禄,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财政支出,大明已经是入不敷出,财政赤字累年增高。】
【如果再这样下去,大明的财政就要破产了。】
【朱元璋眼睛眯起,说道:“你是想让他们用银子来赎罪??”】
【温体仁点头,说道:“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银子赎罪。”】
【“朝中二品,三品大臣都是朝中栋梁,朝廷培养了这么多年,一般的官员根本无法顶替这些官员,如果全部杀了,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对于这些人,可以用银子来赎罪。”】
【“剩下的那些人,他们的职位完全可以从翰林院和国子监来顶替。”】
【“所以臣建议,这些官员不可以一概而论,可以徐徐图之。”】
【“要不然咱们大明江山,可真的要动荡不安啊!”】
【朱元璋沉默了。】
【不是他的刀不够快,也不是他的心不够狠,而是温体仁说的最后一句话,让他犹豫了。】
【当年在明初,他杀了这么多人,那是因为大明朝是他一手建立,无论是朝堂,还是军队,全都在他掌握之中。】
【而且他建立的大明,善待老百姓,民心也在大明,所以他想杀谁就杀谁,想杀多少就杀多少。】
【可是现在是在明末,民心已经开始涣散,朝堂和军队都是一团糟,他如果真的杀了太多官员,老百姓会怎么想?地方官会怎么想??】
【朱元璋思索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采纳温体仁的建议。】
【杀人,不在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