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世子钟青毓年十七,卒于庆丰十七年。
万物复苏,春回大地之际,钟青毓从病中痊愈,却在宫变中遭了殃。
常雪融觉得自己心中,要说特别悲伤也算不上,更多的是猝不及防。
她与钟青毓朝夕相处,曾同榻而眠,还给许多半截故事共同编了圆满的结尾。
他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常雪融已经习惯了与他斗嘴,乐于跟他一起逗弄钟青原。
却没想到,在她下定决心要好好当世子妃的时候,世子死了。
她这个冲喜之人,非但没让世子冲喜冲得好起来,反而把世子冲死了。
她是个不祥之人,才会在过门第一年便守了寡。
在这样的传言中,常雪融每日守在灵前,扮作一个伤心的未亡人。
可她演技实在太差。
她的眼泪只在钟青毓死的那天流了些,之后在灵堂听着周边人的哭声她麻木地跪着,心想,长公主的眼泪怎么就没个尽头?
荣庆长公主又回到了刚生下钟青毓的时候,精神恍惚,嘴里整日喃喃哭唤道“常安。”
长公主不懂,长子刚出生时那么凶险的情况也能够得来一线生机,而且已经从病中痊愈,能走会笑,以后就能当个正常人了,怎么突然间没了?
明明,御医说他能活到老的。
侯府前段日子悄悄预备下来的紫檀木棺椁,因为世子好转已经私下又悄悄处理掉了,现在情形紧急,一时也找不到能与之匹敌的棺椁。
巡遍全城,也只得了一个桐木棺椁,说是可以辟邪、保平安,因此便定了一口送到侯府。
这口桐木棺椁价格不及那口紫檀木棺椁的十分之一,长公主觉得一点都配不上儿子,却也只能认下。
长公主翻遍大魏风俗异志,因一本书中说人死后魂魄离开身体,等到第七天的时候,还会回来家中探望。
长公主执意要在家中为长子停灵七日,纵使大魏还有早日入土为安的习俗,她也不听。
谁都劝不了她。
常雪融跪在蒲团上都有些精神恍惚,周围的哭声和哀乐,都令她头昏脑涨。
她觉得再这样下去,她也要被折腾死了。
不知道长公主怎么想的。
长子死了,她好似看不得任何人活得痛快。
府中近来禁食荤腥,米粥像赈灾粮,端起碗都能照出人影来。
还让府中停了火龙,好在天气转暖,尚能接受。但离入夏还有段日子,早晚温差大的时候,还是冻得人直打哆嗦。
长公主好似是一座冰雕木偶人,牵引她的那根线被钟青毓一并带走了,她现在对所有人都不理不睬。
常雪融向她行礼,她眼皮子都没抬一下,直奔灵堂而去。
一进到灵堂,钟青毓的棺椁好似是那火焰山,生生把这尊冰雕烤出泪水来。
她整个人都哭得干枯失水了。
眼皮水肿,眼下青黑,嘴唇干裂,眸中无光,泪水却成线在脸颊上蜿蜒。
那晚刺杀圣上的事情,已有些眉目。
但事实却令圣上震怒。
每一位坐上皇位的帝王都经过腥风血雨,而每一位意图登上那个皇位的人,都在搅动风雨。
因听闻圣旨册立大皇子为太子,二皇子心生不满,与郝慧卿勾连,意图篡位。
二皇子的外祖要比大皇子的外祖更有权势,他与大皇子同年出生,相差不到一个月。
他不甘心做闲散王爷,意欲学前朝皇帝弑父杀兄即位。
计划失败,他现在已被关押在刑部大牢,等天子发话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