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3章
凌降曜恍然大悟——原来沈隽意近日的低调与疏离,竟是在规避党争风险。
可他为何又要主动促成自己与李家的亲事?
“父亲的意思是,让我与表弟保持距离?”他试探着问。
“非是让你绝交,而是切勿深度参与他的事务。”平阳公语气稍缓,“你下月赴河南,正好避开这场风波。对了,你与李小姐的亲事进展如何?”
“已有书信往来,讨论治河之事。”凌降曜道,“李小姐对在下的见解颇为认可。”
“甚好!”平阳公满意点头,“河南之行务必把握机会,若能赢得李小姐芳心,李家便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当晚,凌降曜在灯下细读李婉仪的书信,她的字迹娟秀中透着刚毅,论及治河时更显见识卓绝。
他提笔回信,详谈自己对“束水攻沙”法的新感悟,并提及对河南之行的期待,字里行间既展才学又示谦逊。
次日清晨,翰林院传来震惊消息——沈隽意府中昨夜遭刺客闯入,虽未得逞,但刺客身法诡异,竟能避开沉府重重护卫。
值房外,同僚们议论纷纷:“定是边境奏折惹的祸!”
“沈编修这是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啊!”
凌降曜挤进人群,见沈隽意正与掌院学士密谈,面色镇定如常。
待掌院离去,他才上前关切:“表弟,昨夜之事。。。。。。”
“无妨,不过是宵小之徒虚张声势。”沈隽意淡笑,“已着人报了顺天府,不劳挂念。你且准备河南之行,莫因小事分神。”
见他如此从容,凌降曜心中暗叹其定力,却也难免疑虑——刺客之事是否真如他所言无关紧要?
正思索间,书吏送来李尚书的加急信。
河南之行提前至下周,望他即刻准备。信中还提到,李婉仪将随队考察,以便积累治河素材。
这个消息让凌降曜既惊喜又不安——惊喜于能与李婉仪同行,不安则源于行程突然变动的蹊跷。莫非与沈隽意遇刺一事有关?
傍晚,凌降曜到沈隽意值房请辞。
屋内烛火摇曳,沈隽意正伏案疾书,显然在赶制边境奏折。
“李尚书提前启程,想必有其考量。”沈隽意听罢,即刻应允,“你只管安心去,记得按此前标记采集样本。”
凌降曜犹豫再三,还是问出心中疑虑:“表弟,昨夜刺客。。。。。。是否与边境奏折有关?”
沈隽意笔下一顿,抬眸时眼底闪过锋芒:“世人皆道眼见为实,却不知耳听未必虚,眼见未必实。真相如何,日后自会明了。”
这模棱两可的回答让凌降曜愈发困惑。
沈隽意却已低头继续书写,淡淡道:“莫要多想,专心筹备行程。有李尚书父女照应,此行定能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