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能拱火便拱火,全然不顾大局。
王山巴不得大军内讧,将大军出征的速度拖慢,
到时候暴元余孽血洗一波北境,王振交代的任务不就完成了。
至于北境子民之命?
京师门卫都瞧不起北境子民之命,一个司礼监的大太监便更瞧不上了。
死一死就死一死呗,北境子民可给不了王山荣华富贵。
在场的气氛又陷入了尴尬,张辅出言打破了僵局。
“于侍郎,还请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英国公,请看此图。”
于谦以国事为重,从怀中掏出了一份舆图,用手指在上面大致比划了几下。
“大军现在身处腹地,还可三、五日提供一次补给,等大军行走到长城附近,便最好一日一补给。”
“所以越靠近长城,大军的补给任务越频繁。”
张辅听完于谦的分析,微微跟着点头。
大军每日的粮草消耗量不变,可越靠近长城,明军越容易遇到暴元余孽,
如果是每次吃完了粮草才补充,万一在粮草快耗尽时遇敌,明军不就瞎眼了。
也先太师只需要依靠骑兵优势,突袭几次运粮队伍,明军便不战自溃。
故而大军越靠近北方,大军所携带的辎重量越多,辎重补充的频率也越高。
“大军出征路上,沿途至少经过十余个镇乡,不可能每个乡镇都安排一样的采买任务。”
“请英国公明示我,大军走到那一带地区后,更容易遇敌,”
“越容易御敌的地区,我便加重其附近的采买任务。”
于谦想法和昨日早朝时大差不差,都是想着提前让地方做好准备,等大军一到附近,便让地方给大军运粮,
区别在于,之前是由军镇组织民夫运粮,现在是由户部采买粮食、组织运粮。
于冕在一旁听着,听出了很多于谦计划的不妥之处。
“大军行军飘忽不定,哪怕是现在计划好了,我估计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而且北境并不富硕,很多乡镇的农户并没有太多余粮。”
“如果派遣户部官员去买粮,我怕这些官员为了完成任务,去强征民粮。”
“到时候别说能不能击败暴元余孽了,我看北境子民先要被户部逼反。”
于冕将火气以抬杠方式,向于谦发泄了出来。
于谦也不甘示弱,立马回击。
“户部尚书王佐为人和善、为官清明,其子王竑也是幼年好学,现任户部给事中,颇有清廉美名。”
“父子二人皆是我大明栋梁,可见其家风颇正,想必他王家父子所在的户部,也差不到哪去。”
“你以为天下官员皆和你一样,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奸商吗?”
于谦是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官,王家父子亦然如此,于谦当然有底气说这个话。
“哼~”
“天下官员是不是奸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在京师外的五年,见识了数万流民。”
“绝大多数流民宁愿饿死,都没去强抢我道观所在村庄,可见他们本性不算坏。”
“若天下官人人人自清,那这些流民是从何而来?”
“难不成他们都是因为犯案,才成为流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