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和泡泡儿是不爱吃鱼的,每每闻见鱼味就回嫌弃的走开。
小九和泡泡儿鼻子嘴巴旁边的毛发变白了,步调不如以前矫健,两只猫都变得更加粘人了。这次宁澜回来,几乎是寸步不离的跟着,不许宁澜离开它们的视线范围内。
宁澜身上好像长了两个猫猫挂件,这既让他甜蜜,又让他忧心。待寺庙落成,把佛像请了进去,宁澜先带着小九儿和泡泡儿去拜了一拜。
宁澜这边要忙建院子的事,就把张清川送去了学堂,宁澜还缠着文伯让他把张清川收了当关门弟子。
要不怎么说隔辈亲,张清川虽说和文伯没有半分血缘关系,文伯真真是用了十成十的心去教导。宁澜已开始害怕文伯累着,后来发现他反而精气神更足了,就放下了心。
第91章
中秋节前,归远大师如约而至,文伯见到多年未见的老友,情不自禁潸然泪下,一番秉烛夜谈,两人也未将这些年的旧叙完。
归远大师声名在外,再加上洞溪村环境清幽和十里桃花路的加成,吸引了不少愿意来常驻和挂单的僧侣。
寺庙落成,挂上“潜溪寺”的牌匾,归远大师主持了洒净仪式和开光仪式后,就正式向众人开放了。
寺庙前的放生池中,宁澜移栽进去几株荷花,红花绿叶山门,别有一番景致。池中的鱼倒不用他管了,自有来来来往往的香客去放生。
寺庙开放后,洞溪村比之以前更加热闹。路边出现了许多卖香烛纸品、各种各样吃食、小玩意的摊子。
宁澜当然也占据了两个好位置,着人守着卖各色糖果、秋梨膏和酱油。
……
这边梨树林中的院子还未建好,宁磊和李小书中举的消息先传来了。
宁磊和李小书考试完,听了张九如多走走看看的建议,回青州的路上,每到一处陌生的地方,就会停留几天,与不同的人交谈,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状况。
是以二人还没到家,报喜的人先到了。
要不说每年科举考试后都有人能靠拿赏钱发一笔小财,给宁磊和李小书报喜的,青州那边不说,光洞溪村都来了好几拨。
当然脚程快先来的拿的赏钱多,后面的就只能得个茶水辛苦钱了。
这一拨拨的人来,热闹的紧,敲锣打鼓,不出一日,宁磊和李小书中举的消息周边几个村子里的人也都知道了。
二人中举,连带着洞溪村的书院名声大噪。又过了几年,书院出的人才多了,庙里的香火盛了,十里桃花的景美了,洞溪村成了外人眼中钟灵毓秀的地界。
再说回这边,登门上宁家贺喜的人数不胜数,宁澜烦扰的很,又不能把人撵出去。只拖到宁磊回来,这些送房送地送钱送奴婢的人全都交由他来接待处理。
宁磊和李小书得中举人,对两边家族都是大事,若这二人不来,族里的人就要找到州城去了。因此宁澜早就让人捎信过去,让这两人快马加鞭回来。
等这两人回来的时间,宁澜也没闲着,一方面要替宁磊打发有意来交好的人,一方面要置办水席需要的菜品,另外新院子那边还常有事来问他。
宁磊妥妥的算是替宁家光宗耀祖了,外姓族里不少说酸话的,一个乞丐小子,白白叫宁家捡了去,叫宁家占了这大便宜。
这些话,传到宁家众人耳中,一点不影响他们的兴致。
不止宁澜要替宁磊大办宴席,族里也要办,烧香祭祖感谢祖先保佑。
宴席只说宁澜这边,宁澜这次办的席仿的是洛阳水席,不拘是哪里的,什么身份,只要是过往的人都能坐下来吃一口。
洛阳水席最早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
之所以叫水席,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洛阳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也免了浪费。
正宗的洛阳水席有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虽说是庆祝,宁澜也不愿太张扬浪费,便减至十二道菜。
冷盘只选了三道,凉拌莲藕、炝拌青笋和一道猪耳丝。
按传统饭桌上爱成双成对,不喜单数,因此这前三道冷盘上了,族里几个老人明显不太高兴,宁澜只得随意拿“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糊弄过去了。
实际上,有些凉菜的食材宁澜不乐意用。像其中取三岁狗腰花做的,还有雀舌做的,他想都不想都舍弃掉了。
四镇桌是全上了的,分别是牡丹燕菜、葱扒虎头鲤、云罩腐乳肉和海米升百彩。
牡丹燕菜是到洛阳必尝的,这道菜曾经招待过总理,燕菜之前冠以牡丹二字也是总理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