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有些好奇,便询问谭云原委。
谭云则是笑着告诉李原。
其实对于这些商人来说,他们在堡中投资建店,更看中的是这东乡堡的坚固城防。
青原县位于北川边陲,遭遇兵祸可是常有之事。
这种店铺一般又是前店后宅的结构。
商贾在堡中买下一间店铺,就等于在坚固的东乡堡中有了一处屋宅。
一旦遭遇兵祸,全家便可躲入堡中保命。
更何况,这东乡堡的主人可是威震北川的青原伯大人。
有青原伯在堡中坐镇,这店铺的价值更是要翻上几番。
所以当李原通过青原商会,布东乡堡店铺招商消息的时候。
要来这堡中投资开店的商贾,差点踩烂了商会的门槛。
比起这新开的店铺能挣到多少钱。
他们更看中的,是能在青原伯李原的身边有份产业。
真遇到兵灾大难的时候,能保得家小平安。
于是,堡内第一批五十间店铺的宅基地,瞬间便被商贾们抢购一空。
每栋商铺的宅基地作价在五十贯到一百贯,仅仅是这些店铺的卖地钱,李原就卖出去了四千多贯。
这几乎抵消了李原为东乡堡筑城所花销的费用。
这些店铺的修建,自然不用营造大使钟文秀操心。
都是由店家自己请工匠负责。
因为东乡堡现在不缺营造生意。
眼下,几乎整个定州府的营造匠师,木匠,泥瓦匠都汇集在了东乡堡。
人数差不多有两三百人之多。
李原这段时间,也让钟文秀在规划营造之余,抽空从这些工匠中,挑选一些踏实肯干的。
他准备在东乡堡建立伯府营造房,负责领内的营造之事。
此时,钟文秀走在李原的身侧,不时给李原指点讲解堡内各处的规划。
“伯爷请看,穿过这东西街巷,前面就是咱东乡堡的十字街。”
“这里规划的客栈车马行,酒肆,还在修建之中。”
说着又用手一指南侧说道。
“那边是正在修建的钟鼓楼。”
“此楼高七丈余,登楼可俯瞰全堡。”
“战时也可为敌台。”
“伯爷在看东侧。。。。。。”
随着钟文秀的讲解,李原与众人都是听的频频点头。
众人走到了十字街,在向北转行走百余步,迎面便是县伯衙门。
李原身为县伯,身负戍边御敌的重担,更有牧民理政的责任。
所以他自然也有开府建制的权利。
只见这县伯衙门,朱门乌瓦颇为的气派,门楣上高悬着【青原镇守】的牌匾。
这府衙修建的甚至比青原县衙还要高大一些,与定州府衙的规制相仿。
这是因为李原的县伯身份,与定州正堂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