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清场,站在远处的沈明月他们只能看见河上飘了一阵烟雾,良久后,玄竹缓缓从河岸走出。
“可以施工了。”
众人瞪大了眼睛,对这种情况震惊不已,等玄竹说完,果不其然桩子能下进去了,整整二十八个施工小组施工都格外的顺利。
沈明月他们也被分配了各自的任务,南方特别潮热,小姑娘们没干多久就想着到暗地里躲凉,背地里还嘀咕他们是来画设计图的,又不是来干活的。
只有沈明月一个人在工地来往,跟工人们交流这处设计改如何建造。
有了空闲时间这才开始处理自己的事情,整整几周过去,沈明月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不分昼夜的忙碌让她眼底下挂着硕大两个黑眼圈。
声音更是疲惫了不少,就连跟顾远舟打电话的时候,都被顾远舟嘱咐着要多加休息,让她不要做拼命三娘。
经过建筑施工人员和设计师们都努力,大桥一点一点建造起来,混凝土钢筋桩子打好了,系梁的钢筋也逐渐起了形状。
伟岸的模样,沿路上的来往人群都能看见,站在高处的人都能看见那大桥绵延不尽地往另外一个方向伸展。
这次项目本就引得全国人注意,一开始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十六千米的大桥,这怎么能建造的起来呢?
无数质疑声响起,就连各大报纸上都讨论着这座连岸大桥是否能建起来。
大桥刚有了雏形,各大报社的人当即就来采访,甚至电视台也来了人,总台的记者望着几十米高延绵不绝的长桥,心中都涌起无数感慨。
总台记者跟上级领导商量之后,等待电话打来,摄像机实时运行转播。
“大家好,我是总台的记者,这次我位于连岸大桥的沿岸。”
总台记者满面都是荣光和自豪,“在我身后这座大桥,是纵横历史最长的大桥,长约十六千米。”
“这座大桥一开始备受质疑,但在今天,雏形就屹立在我们的面前,相信用不了多久,这条大桥就能通行了。”
“让我们采访一下参与我们本次建筑的设计师和领导。”
上级领导揣着一副官方的话语,将这次大桥建设的大致都说了一下。
几位设计师都不善言辞,一脸严肃地将领导的话翻译了一遍说了。
总台记者认真听着,时不时点点头,随后视线看向沈明月时,忍不住眼前一亮,立马引着摄像头走到了沈明月的面前。
“在这里,我还见到了一个老熟人。”
总台记者介绍沈明月,“这是我们闻名全省的女企业家,沈明月女士。这次也参加了我们得大桥建设,请问沈明月女士,您有什么想法?”
沈明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一副国泰民安的模样,目光平视摄像头。
“本次大桥建设能造福两岸民众,身为有能力的我,参与此次建设,为国家出一份力量义不容辞……”
沈明月也跟着说了一番官话,她满面微笑地将话说完。
全国电视台实时转播,大伙儿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
总台记者赞赏不已,将沈明月夸了一番,说她是造福大众的有名企业家,也是能为国家出力的实干家。
这样有代表性的人物也实在厉害,值得我们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