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询问亦失哈,亦失哈也给出回答道:“从永乐二年到如今,如果算上年末毕业的那批,大概有三千四百余人。”
按照他的话就是,只要大明国富民强,自然不会有打不垮的敌人。
“县里情况如何了?”徐硕在钟楼下的混凝土石凳上坐下,王章也跟随坐下同时介绍起了桐梓县情况。
可问题在于,按照他的政策来,那蒙古人估计要乐疯了。
王章询问徐硕,眼神中带着几分担心。
正因如此,这家伙估计是准备改换路线,从而在民间获得名声。
“布政司教育归教授管理,州府学子归学正管理,县中学与官学归教谕管理。”
“县外开垦耕地五千四百二十多亩,四川布政使司送来耕牛挽马近九百余头匹,六万九千多石粮食,二百多吨水泥和两万斤盐。”
“关于桐梓县,你的功绩考核与各县不一样,桐梓县的人口和耕地与根脚和各县相差甚远,因此你要做的便是实事求是,只要能在剩下两年半里让桐梓县百姓自给自足,那你的功绩就足够评个甲等。”
朱棣和朱高煦的政策都是内外兼修,内里要修炼内功,外面要重拳出击。
两宋时期,这两省五路有人口近一千五百万,而今算上贵州地区,也不过九百余万人口。
朱高煦倒是没有单独再设立新的监察衙门,毕竟老朱留下的衙门已经足够用了,基本涵盖了各个方面。
在大明的政策倾向下,关外之地不过五六年时间就成为了北方富庶之地,而西南便是下一个“关外”。
“眼下,遵义府有口数近二十五万,耕地七十余万,耕牛挽马近三万头匹,几乎整个黔南地界的耕牛挽马都集中到了我们手中。”
可以说,洪武年间的京察制度顶多就是大明官员头顶上的利剑,但永乐年间的京察制度就是放在官员们脖子上的斧头。
由于人品不行,因此江东乡绅富户虽然想要依仗他,但却也防备着他,所以他的名声在家乡并不算好。
“中学教习的待遇是每年年俸三十贯,禄米十石,中学学子需要交书本费和学杂费,学校管午饭。”
“解缙为人清高,看不得李至刚这副做派,因此二人关系早已分裂。”
湖广与四川在两宋时分别有五千五百余万、两千四百余万亩耕地,而今却只有二千五百余万、一千三百余万亩耕地。
“大宁、辽东、渤海、山东,这些地方有多少个府?”
“依靠这些资源,在其它各府官员抵达前,我们还能争取让遵义耕地突破百万亩。”
“四川布政使司那边说,下个月会有五千湖广罪民配至此,让我早早准备接收。”
“如果要将他们调往关外筹备中学,那大概可以建设十五所中学,招收近四万学生。”
“他们会撞得满头包的。”
朱高煦询问亦失哈,亦失哈闻言道:“山东六个,辽东六个,渤海五个,大宁暂时规划的是两个,合计十九个。”
“算下来,两府合计五百二十六万余人,比洪武二十六年抄旧记载的要多出一百七十万人。”
一个国家的政策代表着什么,没有人比徐硕这群人更了解了。
时间已经到了八月,沐春与李景隆在黔南地区的平叛也逐渐进入尾声,那所谓十万大山的土司们被火炮击垮,被俘者数十万计。
“是”亦失哈点头,并解释道:“李至刚善于献媚,这么些年一直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便是善于奉承陛下所致。”
甲等表示极为优秀,可以视情况拔擢一到两级,乙等表示合格,可以留级或累功乙等三次考核来拔擢一级。
至于官员的问题,则是有各省的巡察御史负责记录和监督,一旦有违法违纪的事情生,那巡察御史就会上奏天听,由宫廷视程度来派遣大理寺、刑部、刑科、锦衣卫与西厂来处理。
按照明代田亩单位计算,两省也起码能开垦出最少七千万亩耕地,可由于人力不足,即便是粗放式开垦管理,也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广西虽然在很多人印象里是山区,但相比较云贵,广西的丘陵平原面积达到了三成以上,单一个桂中平原就能开垦出几千万亩适合种植水稻的耕地。
“中学归县教谕管理,另外在礼部设教谕司,归左侍郎管理,左侍郎下设员外郎四名,主事八名。”
他刚想要休息,便见两名太监送来了两个托盘数十份奏疏。
“除去县里的情况,辖区内还在部分曾经土司的小河谷上建立三个集镇,十一个村落,全县人口三万二千四百余人,耕地九万五千多亩。”
【二十二万七千六百二十七人】
王章好奇询问起来,徐硕也轻笑道:“南边改土归流进行的顺利,大部分人口都迁往了广西开荒,少量迁徙到了其它几个县。”
“都是武英殿的?”朱高煦揉眉询问,两名太监闻言也小心翼翼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