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或解热药:在战争伤病高发的环境下,若能批量生产廉价药物,士兵伤病率或可得到短期压制。
然而,在真正的实验实施过程中,英子却将自己的嗜血与扭曲心理融入其中——
有时并不按「科学流程」,纯粹为了满足某种私心而任意加大剂量,观察痛苦中的试验者;
有时更是把试验体当做动物戏耍,用来发泄自己无处安放的残忍欲望。
1935年以来,这些实验多在那些被徵用的旧医院丶仓库丶临时营地进行。
参与实验的人在两周内与世隔绝,外界根本不知道他们的消息;等到两周之后,那人即便活着也已经奄奄一息,或者已经失去了神智,根本不认人了。
在挑选志愿者的时候,公司会刻意选择那些独自来沪打拼的底层人士,远离亲人和朋友,最好没社交,独来独往。这样的人,即便失踪了,也没人在意。
英子在这个惨无人道的项目里成了如鱼得水的「狂热实验员」。
她深入研究制药集团里各种半成型丶尚未上市的化学制剂,亲手调配多种致死或致幻药物,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受试者进行测试。
每一次试验,都像是在执行某种「仪式」,并满足她折磨他人的欲望。
更讽刺的是,这种带着血腥的「仪式」竟似乎平复了她的疯病,令她情绪不再暴走。
别人或许都惊骇于她的暴行,早川澄明反倒认为:「只要她能在实验中耗尽精力,就不会在外面惹是生非。」
与英子的病态不同,早川澄明则极具野心和理智。他意识到,「人体生化实验项目」的成果一旦取得突破,就能成为一张与军部丶驻华大本营博弈的关键王牌。
他背后还有强大的制药集团作技术支撑,如果军方想大规模运用这种研究成果,就必须和早川家族深度合作。
因此,他乐见英子投入全部身心,帮忙完成一批又一批「数据」。
同时,也在暗中收集各阶段的试验报告,待时机成熟时,就能端着这些报告去和军方高层谈判:
「只要让我掌握更大权力,我就能协助帝国未来在占领区实施更广泛的生化试验。」
在这种思路下,早川兄妹的合作渐渐变得天衣无缝——一个满足暴力嗜血,一个收集实验数据丶谋取政治资本。
这两个人就是这样心照不宣地密切合作,花了短短两年时间从无名小卒丶令人退避三舍的疯子走到了今天,居然让年轻一代中的传奇——松岛辉一郎也难抵挡他们的光芒。
第70章罪恶滔天
对早川澄明来说,「人体生化实验」只是他所有筹码之一。
他打算把这些研究报告丶美其名曰「军事医学成果」,作为敲门砖,向驻华大本营与东京军部要到更多话语权,并藉机扩散到更多地区。
他甚至私下与某些军方极端分子相互勾结通气,做好了若大规模部署实验的准备。
要想让狂热的军国主义文化得到普通人的认可,必须创造某种类似于「君权神授」的幻觉;
让大家觉得「本该如此」,抛弃原有的道德感,走向盲目狂热的思潮。
于是,军部迫切地期待「神药」诞生,不仅治病还能鲨人,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大家徒增荣誉感和配得感,洗脑这种侵略行径是为了解救别人,是善意的。
随着上海局势愈发动荡,早川家族的「生化实验」却愈发壮大。
1937年,早川终于获得大本营的任命,他带着英子来到了上海。
早川制药的实验基地也从偏僻的小城市,开进了大上海。
英子疯狂实验的报告越堆越高,早川澄明嗅到近在咫尺的「机遇」——
只要占领范围进一步扩大,再加上军部的默许,这个项目就能走出隐蔽角落,堂而皇之地纳入某些「战时研究计划」。
届时,他与英子在整个华中乃至更广战场上,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
再往后,也许更多无辜百姓将沦为「研究材料」。一切都化作了早川兄妹口中的「科学进步」或「军国之利」,背离了最基本的人性底线。
他们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血腥之路,用无数生命和痛苦作为踏脚石,只为获取更大的权势与满足内心的扭曲渴望。
尽管「早川制药」一直完美隐身于慈善事业之后,然而,名人商会的会长苏重岚却对其始终抱有怀疑,他动用Mi6的人脉和资源追查情报线索长达半年之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