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松岛重光,曾任驻法国大使,对法国文学与和平主义影响深远;
母亲松岛茜子(原姓桥本),为皇室外戚,出身学者家庭,精通文学与书道。
松岛家主张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强国之梦」,而非军事扩张。
家族多次在内部会议中对军部的侵略政策表示质疑,但因皇室血缘关系始终未遭到直接打压。
无论如何,近年来,松岛j与军部的关系微妙,已经产生了不小的隔阂。
军部在几年前开始扶持早川家,以期形成内部竞争,掣肘松岛家。
早川家族是日本军政界近十年来飞速发展起来的后起之秀,也是当下王室和军部的新宠。
早川的父亲早川隆重是前日本陆军大将,参与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家族以战略眼光和军事传统闻名。
母亲早川纱织是出身京都贵族家庭的名媛,擅长音乐与书法。
两人的教育背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松岛辉一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无论是在陆军士官学校或剑桥大学,他都被誉为「天才参谋」和「天生的外交家」,成为现代军事外交领域一颗璀璨明星;
无独有偶,正如松岛是军事外交界的传奇一样,早川澄明在军事经济和战略资源管理领域,显示出了卓绝的天分!
他历经了陆军士官学校(日本东京)丶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和伦敦经济学院(LSE),深谙西方资本运作和战争经济学的无缝融合,专注于对战争资源控制的研究。
可以说,这两个人,是日本军政界百年难遇的天才!军部对两人也十分爱惜,年纪轻轻,便对其委以重任。
在军衔上松岛略高一点,但二人的职责不同,分别向不同的上司汇报,因此实际上不存在垂直管理关系,仅仅是同僚而已。
某种程度上讲,负责整合上海租界及未来占领区的经济资源,通过金融丶贸易丶情报网络为日军提供战略支持的早川澄明,他的价值贡献要更为重要。
因为之后战事的资金丶物资丶信息供应链全部由他经手,资金丶情报信息以及物资流转,全盘置于他的策划和运营之下,他的地位相当于这场战役的后勤总指挥!
松岛辉一郎虽然在参谋部拥有崇高地位,但是,最终决定权不在他,而是在总指挥官手里,他只有参议权,没有决策权。
两相对比,早川的份量就更重了。这是由他们各自职责差异所决定的,军部在用人方面,对这两位Top,基本是一碗水端平的。
第12章早川兄妹
南下的列车穿越冬日的华北平原,车轮滚过积雪覆盖的轨道,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车厢内,温暖的炉火将寒意隔绝在外,而车窗上的薄雾则模糊了窗外的荒野景象。
早川澄明端坐在软座车厢的窗边,视线落在手中的文件上。
他的指节修长,翻阅文件的动作优雅而冷静,仿佛这个世界的任何风暴都无法撼动他分毫。
他身穿笔挺的深色军装,肩上的军衔熠熠生辉,彰显着他刚刚被任命为日本驻华大本营高级顾问的身份。
他的脸如雕刻般棱角分明,一双深邃的眼眸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但唇角却始终保持着一丝浅淡的冷笑,如同一柄藏在鞘中的利剑,随时准备出鞘。
他的妹妹早川英子则斜倚在对面的座椅上,手中握着一柄精致的象牙扇,扇面缓缓地开合,仿佛一只惬意的猫。
她一袭深红色和服,外罩黑色斗篷,艳丽的色彩在昏黄的车厢灯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她的长发如墨瀑般披散,额前的几缕发丝恰到好处地增添了几分妩媚,但她的一双凤眼却如寒霜般凌厉。
她微微抬起下巴,眼神从车厢内的其他乘客身上一掠而过,那种毫不掩饰的傲慢如一把锋利的刀刃,让人不由自主地移开目光。
「哥哥,这列车的速度未免也太慢了。」她懒洋洋地开口,语调中带着一丝不耐,象牙扇「啪」地一声合上。
早川澄明的眼睛依旧停留在文件上,淡淡地回答:「耐心些,英子。上海并不急着迎接我们,但我们必须以最完美的状态抵达。」
英子轻笑一声,声音清脆如银铃,却带着针刺般的锋利:
「最完美的状态?是像那些满脸堆笑的傀儡一样吗?还是像那些永远低头的仆人?」
澄明终于抬起头,目光如刀锋般扫向她:「你可以选择在上海表现得更锋芒毕露,但别忘了我们的使命。无谓的挑衅是弱者的表现。」
英子耸了耸肩,嘴角挂着一抹讥讽的笑容:「好吧,哥哥。我只希望上海能让我有些乐趣,而不是像这些旅途一样无聊。」
她的目光转向窗外,凝视着模糊的雪景,凤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与野心。
「比如,那位松岛阁下。。。。。。"英子意味深长地说道,眼眸掠过一丝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