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了这大半天,宋家大爷宋濂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跟着老太爷一路回到远山阁,他还是沉着一张脸,一言不发。
老太爷深知大儿子这八竿子打不出一声闷响的性子,先开口问道,“赶紧说说,你是怎么打算的?”
大爷看了老太爷一眼,一语中的道,“那张脸,咱们不知道也就罢了,眼下不仅知道,人都已经上门了,又岂能再放任她在外头自生自灭?”
老太爷眯了眼,示意大儿子继续。
大爷摩挲了一下指腹,眉头紧锁。
“这孩子巧言令色的,您也看到了,这么会说话,万一我们不认下,她心怀恨意,跑出去到处说我们宋家的不是,散播一些莫须有的谣言,外人不知这里面的真相,可光看她那张和贞姐儿一模一样的脸,也都会信她的鬼话。”
“和我想的一样。”老太爷频频点头,眼里闪过一丝锐色,“况且眼下你正在紧要关头,内阁那把椅子还没有坐稳,就更不能掉以轻心了。”
“所以她是不是阮氏弄丢的孩子也不重要了,宋家不是养不起一个姑娘,只要能让她闭嘴,这件事就利大于弊。”
发现自己和老太爷的想法不谋而合以后,大爷脸上紧绷的神情终于稍微放松了些。
“只可惜,是块硬骨头!”但老太爷一想到沉玉那股子厉害的劲儿,还是忍不住摇了头,眼露嫌弃,“又在外头长这么大了,心都是野的,只怕不好调教。”
“骨头再硬也就是个小姑娘,既进了我宋家的门,肯定是要再嫁出去的。”大爷倒是不以为然道,“只要找个厉害点的夫家,让她知道娘家才是她唯一的靠山,那什么硬骨头都能乖乖听话的。”
“阮氏那边,你也不要大意。”老太爷有些不太自然地提醒长子,“文官的眼线无孔不入,你忍一忍,顾全大局,别又砸在了阮氏身上。”
“儿子知道。”大爷淡淡地应下,心思却已经落在了旁处。
……
留下沉玉的消息不过片刻就传进了疏影堂。
阮氏当时正在同沉玉说话,一听罗妈妈带进屋的喜讯,她一个激动,直接伸手紧紧地抱住了沉玉。
沉玉顿觉一股淡淡的药香在鼻息尖弥漫开,苦甜苦甜的,似云似雾。
她也感觉到了阮氏剧烈的心跳和急促的呼吸,以及她拥着自己肩膀的那双颤抖的双手。
“好,好!”阮氏声音里带着哭腔,“这么多年了,娘亲日盼夜盼的,可终于是把你给盼回家了,安儿!”
“太太,您先别着急哭,您瞧,您这一喊二小姐的闺名,可把人给喊糊涂了。”
罗妈妈在一旁也红着眼,但她一刻也不敢放松。
丢失多年的二小姐回府,接下来的事儿才是重头戏,若一直哭哭啼啼地可办不了什么大事儿。
阮氏闻言,也立刻松开了沉玉,抹干净了眼泪道,“对对,罗妈妈说得对,娘亲光顾着高兴,都忘记告诉你了,你叫宋宜安,宜家之乐岁月安,这个名字你喜欢吗?”
“我……”
沉玉刚想说话,门口却响起了银霜的声音。
“大太太,靖远侯府的王老夫人来了,正往内院走呢!”
“什么?”阮氏一愣,看了罗妈妈一眼,似自言自语道,“老太太来做什么?”
“不晓得啊。”罗妈妈也摇头,又赶紧整着阮氏微皱的裙摆道,“老奴这就去看茶。”
远山阁内,得知消息的宋老太爷和大爷宋濂也是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