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玉抬头看宋濂,面无表情道,“女儿没忘,只是女儿今日出府确有要事。”
“要事?”宋濂嗤笑,“你一个闺阁女子,能有什么要事?”
宋濂气的,其实不是沉玉私自出府一事,他气得,是宋明琛来他跟前告的状。
这个亲侄儿,宋濂一直瞧不上。
读书不成,好高骛远,前不久的春闱也是毫不意外地落了榜,和宋思远当年高中的风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的一个宋明琛,来和他告状沉玉带着小厮擅自出府,大放厥词家风不正,等于直接往宋濂的老脸上甩耳光,让他丢了面子。
宋濂心里憋了气,自然就想着对沉玉撒了。
但他手里的戒尺还没落下第二次,阮氏就匆匆赶了过来。
夫妻俩打了照面,宋濂便阴阳怪气地冷笑。
“府中庶务都没见你这么上心,这个女儿你倒是看得紧。”
阮氏把沉玉护在身后,说话也是夹枪带棒。
“大爷不问青红皂白就动家法,我这个当娘的还不能过问了?”
见宋濂还想反驳,阮氏索性一口气堵住了他的嘴。
“明日几个孩子都要去殿春宴,大爷要是不怕被人看了家丑去,您今儿就罚个痛快。”
这话,果然让宋濂变了脸。
他本也不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教沉玉规矩,宋濂执戒尺,不过就是为了泄愤。
因为仕途上那些人情往来打点,他这个当大哥的要看弟弟的脸色也就算了,现在还要看侄子的脸色。
这口气,宋濂怎么咽的下?
回内院的路上,沉玉挑挑拣拣地把今日出府的事告诉了阮氏。
除了私下查账查铺子的事儿她按下未表之外,其余的,她并未对阮氏隐瞒半分。
可阮氏闻言却直摇头,“娘信你,你出门肯定有事要办,再说了,就算是你想出去转转看看,谁能不允许?”
阮氏一边说,一边心感悲凉地冷笑着。
“你爹根本就不是因为你坏了规矩而责罚你,他是因为你二弟弟回了府,闹心的。”
今儿宋明琛回府,一进远山阁看到老太爷直接就跪下了。
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自己要痛改前非,好好念书,再也不捣蛋生事了,求老太爷原谅他以前做的那些混账事儿,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宋伯闻从来都是偏心二房的,连带着孙子辈里,根正苗红、勤奋苦学的宋思远他鲜少夸赞,但是胡作非为、不学无术的宋明琛他却宝贝得很。
阮氏还知道,因为宋明琛回来,二房他们午膳是在老太爷屋里用的。
席间,也不知道怎么的,二爷宋渝又聊到了府里最近的花销。
说最大的一笔,就是大爷宋濂支走的,给宋思远打点了一下鸿胪寺上上下下的关系。
这话敞开了说其实没什么问题,但入了宋濂的耳,却像极了是二爷在老太爷跟前告了自己一状。
宋濂知道以后,气得直接黑了脸。
只是这些话,阮氏倒是没有和沉玉提一个字。
可是沉玉闻言却好奇了,皱着眉问阮氏,“娘,二弟之前不是参加了春闱吗,就算没考中,那也该去书院继续念书啊。可我之前听说,他被二叔罚去庄子面壁思过了,这思的是什么过呢?”
阮氏闻言也是面露嫌弃,毫不隐瞒道,“他啊,小小年纪却不学好,把人家清白姑娘的肚子给弄大了,面壁思过都是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