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这些民兵心里,甚至觉得这野猪也挺好的。
论赶海,这里面没人比林建国更熟悉。
毕竟在渔村里面,男人们大多都是上船的。
只要上了集体的船,尤其是新式的机帆船,可以开到更远的地方捕鱼,每次收获都很好。
就算是老式的那种画着绿绿眉毛的木帆船,在船山这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也差不到哪去。
每次船一到港,那一筐一筐的海货搬下船,除了交给集体的,每家都能分到不少鱼。
渔家吃鱼,那是很挑剔的,要吃都是吃最好的。
所以东丰村的人,对于赶海从来只是消遣。
林建国可一样。
他家里困难,一条小舢板根本划不出去多远,家里好几张嘴等着吃饭,就连曹桂花何发财也靠林家养着。
一直就过得挺紧巴。
所以从林建国记事起,就经常赶海,整个船山,哪个海滩上鱼多,哪的贝壳多?哪能淘到大货,林建国门清。
“行,那咱们就先休息一天。”
林建国坐上了自行车后座。
三辆自行车沿着下坡一路冲了下去。
清凉的海风吹动这几个人的衣衫,像极了飞扬的青春。
“队长!”
等到到了平地,秦小娘子追了上来。
“咱们出来的匆忙,没带工具,咋整?”
“没事!”
林建国嘿嘿一笑,道:“你忘了咱们有副队长了?”
“有咱们这位玉树临风的贾副队长出面,要什么工具没有?”
“我这么顶的吗?”
贾胖子气喘吁吁地蹬了上来,对自己的实力还有所怀疑。
“那必须的!今天咱们不但要赶海,还要看小娘婢。”
随着几声欢呼,几辆自行车蹬的飞快。
-----------------
半个小时后,几个人出现在了百步沙。
这里离东丰村已经相当远了。
毕竟不打野猪跑出来赶海,这事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挺没面子的。
虽说这是个岛屿,其实也不是很小,南北也有几十里。
刚刚退潮,三三两两的人开始出现在了绵延的沙滩上。
“鱼呢?小娘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