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统年之后,明朝的民间工商业开始了飞速发展……
而随之大批的勋贵,官员们也察觉到了其中之暴利,粮食从这边运到那边,就能赚上一笔块钱,他们抵挡不住其中**。
也投身到了他们曾经鄙视过的行当中,当起了官商,因为他们享受着免税的特权,茶楼,经盐,当铺,甚至是妓院都有这些人的影子。
他们赚的盆满钵满,可普通百姓的日子,却是一天不如一天,大明的税收,却是一天不如一天……
当然于谦也看出了其中之大利,便向朱见深提出在更改税制的时候,将商税也完善一番。
先从漕运大商贾开始,而后转接到关口,最后再到入城的环节,都要有吏征收税务。
而原先存在的市税,商铺的税收,也从三十取一,增加到了三十取二。
这个看似是与商争利,但却不像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向商人征收庞大的银税,看似是减少了商人的利润点,可在长期的发展中,朝廷会为了商税白银的庞大入账,继而开放其他的新政策来支持这些商人,他们的地位也会慢慢的往上抬一抬,而且经商的大环境也能好一些,交税大户甚至能够成为官员的座上宾,得到本地官府的支持……
继而有出海税,入海税,等一系列税制相继从于谦的口中说了出来。
海税取得很多,从内地的三十取二,变成了三十取五。
因为其是暴利,所以朝廷也要拿大头。
当然于谦在此时提出海税,众人还都很是迷糊,想来,于太保想的太多,大海都是封着的,除了官船,谁能大摇大摆的出海做生意。
不过聪明的人,就觉得不简单了。
王文张了张嘴,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
徐有贞,李贤二人也是相互对视一眼,三人谈论的时候,可没有提过海疆之事啊。
这些人都察觉出了新的信号,而朱见深却是一脸淡然,想来是早就知道了于谦所说的这些。
盐税还是保持不变。
大明朝的盐税也很低,并且非常稳定,从朱元璋砸碗造反,到朱由检煤山找绳。盐税一直保持在125至130万两,从来没有增加过盐税,盐价也比较便宜,1。7文一斤的收税标准。
关于新政的税制,于谦足足讲了半个时辰,而官员们也大气不敢出老老实实的听了半个时辰。
待到于谦全部讲完后。
坐在龙椅上的朱见深已经是一脸笑意,他看着王文,说道:“王尚书,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王文抬起头看了一眼朱见深,而后低下头去恭恭敬敬的回复道:“陛下,臣没有其他的异议,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心帮助于太保。”
朱见深点了点头,目光从徐有贞,李贤,朱寿,陈瀛等人一一闪过,而后又回到了于谦的身上。
“于太保,此税制如何实施。”
“先试点推行,从顺天府,应天府,凤阳府,洛阳府,西安府,沁阳府等地,开始实施,臣监管顺天府,徐都御史愿自告奋勇前往应天府,凤阳府由陛下下旨钦点试行,而西安府,洛阳府,沁阳府由陛下下旨给与李秉巡抚特权实施……”于谦朗声说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需要缓缓图之,这一点朱见深也很是清楚。
当下朱见深从龙椅上站起身来,看着百官。
“朕准了,众位爱卿,谁同意,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