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说“你回去干嘛?反正也是你一个人!”
“我有伴,有人没回家。”
两点多,我骑上车出发了。
比前一天骑车还慢,心里不痛快,觉得没啥劲,只是不走,更没劲,给父亲钱的时候,父亲是笑的,不过时间很短暂。
我想我短期内,暂时都不要回家了,但是想想,每周休息两天我都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只希望厂子生产能多一些,忙碌一点,既可以挣到钱,又可以不闲着。
再远的路,不停的走,也会有尽头。
我到宿舍的时候,警卫室的师傅都很惊讶“小邹啊,你咋回来这么早啊。这边有事儿啊?”
我只能点头,假装有事儿。
把自行车锁好,上了楼,才一个晚上,这就过了一个年!
把衣服晾到水房那边去,顺便在把床单和枕巾洗了,又洗了个澡,躺在床上,拿起本书来,复习复习。
初二早上,为了迎合我的所谓的有事儿,我骑上自行车,出去了。
先到商业街那边逛街,一个店一个店的看,喜欢的就多看看,不喜欢的,也在里面走一圈,只为了把时间消磨掉。
中午,找了个小店随便吃了点面,贼不好吃,但是没办法。
吃过了面,又跑到百货大楼那边的商店去逛,到下午两点多,才骑上车回去。
如此一直到初四,想着初五就可以不出去了,因为初六就要开工了。
开工第一天,大家都是常规班,第二天就开始倒班了,看来生产还是比较紧凑的。
卢厂长给大家开会,承诺一定会执行劳动法,让大家放心的该加班加班、周六该上班就上班,等过了俩月,大家发现真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后才彻底的放了心,积极性也比往年更高。
只不过由此引发的“不良影响”很让人气愤:各级领导很“关心”药厂职工、因为“加班加点”的工作,所以区里很多“上级”“建议”药厂要广开大门,招贤纳才,也让大家更好的过有闲有钱的生活。
从卢厂长到返聘回到药厂,到如今,几乎每年都会上演类似的戏码,而且有的人认为药厂管理还不简单?
有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有生产人员负责生产、有质量人员负责质量监察、有财务人员负责成本核算、有销售人员负责产品销售,已经成型的东西,没必要非得让一个已经退休的老人“死扛”。
于是从九五年年初到年尾,一年几乎没闲着的,每月都有人要叩响药厂的大门,而且还有人本着“监察、监督、管理”的旗号,对药厂实施严格管理。
心灰意冷的卢厂长在九五年底之前,提出辞职,不再担任药厂厂长职务。
有人欢喜有人忧啊,直到九六年年中的时候,卢厂长终于卸任药厂厂长的职务,接替者为区里特派的一个厂长、一个书记兼副厂长。
我们的“好日子”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