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写着,一边在脑子里回想相关注释,以及还需要把该句与史例、各类名诗、文章对上。
譬如,《大学》中的“万物有理,四时有序”,注释是万事万物皆有其变化的过程与步骤,遵循其道则近道,反其行则带来损害。引申于大意则是为政者,理应顺应事物的因果,坚持利于家国天下的准则,为民造福。
史例则是源自西晋的《晋书。王浚说》。据此书中记载,王浚在家门口修宽敞的道路,邻居便不解问他修这么宽干什么。王浚的回答是,以后事业有成了,随从出入方便。人们听后便冷笑。
王浚对于他们的嘲笑并不在意,只是引用《史记》中的话来重申志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事实证明后来的王浚颇有建树,先是从河东郡太守做起,接着转巴郡太守,广汉太守,实行惠政,后升迁益州刺史,这之后还当过将军,训练过水师,打过仗等。
此外,唐朝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写的就是王浚的生平事迹,那段攻陷吴国都城的历史。
这些知识都是秦朝宁需要融会贯通的,这样才能给日后写八股文以及策论等打好基础。
八股文在他上辈子的世界里能够延续五百年之久,其中优劣势都十分明显。
这个文体本身对于举试的学子而言,需要极为庞大的知识库,同时需要非常严谨的思维能力,敏锐性,辩证性,再加以长年累月的训练。为此,在宣朝的科举制度下,它在筛选人才中依旧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策论就更偏向于时政,需要言之有物。这对于秦朝宁而言,需要储备的知识以及资讯,也十分的多。
秦朝宁练字练得专注,连孙夫子在他身后站了许久都没发现。直到夫子的一句“字迹工整却无风骨”,把他吓了一跳,手中的笔掉落在身上。
他捡起笔,起身朝夫子行礼。
“无需多礼”,孙夫子看了看他,勉励道,“这字倒是比之前好了不少。”
“勤能补拙,你多找些字帖临摹,还需多感受前人的笔锋、笔迹。”
“学生受教”,秦朝宁乖顺应道。
实际上,他目前在练习写的都是楷书和宋体,是为了抄书的时候工整,能让集贤堂书坊那边接受。至于其他字体,他还未尝试过。
被夫子提醒后,他想起了藏书室中有本仿本的《三希堂法帖》,他得找时间好好看看。
孙夫子对他提点了两句便离开。秦朝宁趁着时辰还早,继续抬笔练字。
古人见字如见其人,一手好字可见十分重要,他得多加练习!
在他埋头苦写之际,梁梓稳这会已经回到了书院。他找上柳三郎后,俩人便满院子找秦朝宁。
因为他带了不少糕点回来,正想趁着明日学堂才讲课,现在还能抓紧时间玩半天,所以他们俩兴致极高地,迫不及待就要找到秦朝宁。
不过,他们俩这般找法肯定找不到秦朝宁。他们俩从来都不会主动去藏书室那一带,既怕碰上夫子,又怕碰上那些会随口考较人的师兄,如何能找得到人。
等他们终于和秦朝宁碰上面时,天都快黑了,是秦朝宁自己练完字回来的。
梁梓稳、柳三郎气鼓鼓地就在他床边站着,眼睁睁看着他进舍号门后,还脸色如常地发出疑问,“咋了,你们嘴巴里含包子了?”
梁梓稳、柳三郎:“……”
气煞我也!
“幺儿你去哪里了?”
“怎么整个书院都找不到你?”
“你和谁出去玩了?怎么不喊我们?”
“幺儿你让我俩好生难找。”
……
他们俩拦住秦朝宁,一人一句噼里啪啦地发问。
听罢,秦朝宁无辜地眨了眨眼,讷讷道,“练字去了,下次我喊上你们一道练字?”
梁梓稳、柳三郎:“……”
不!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他们俩败下阵来,只好告诉秦朝宁,他们找他老半天了。食盒里的糕点都被他们俩吃得七七八八,就剩下一点点给他。
秦朝宁把笔放好在书案,转身告诉他们,“无妨,剩下的我会吃的。”
然后,他就真诚地问他们俩待会要不要一起看书。
梁梓稳、柳三郎:“……不了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