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周,礼云忽然打电话给景琇,说:“我下周旁听法院庭审,你愿意陪我去一趟吗?”
景琇问了具体开庭时间和地点,礼云发了案件信息过来。
她看了,是一宗抢劫杀人案。
她不知道案件和礼云有什么关系,但还是同意作陪。
庭审那天,天气灰蒙蒙的,景琇早早站在法院门口,不一会儿,礼云也来了,一个人来的,车子找地方停好了。
他锁了车,走过来,什么都没有细谈,只是说:“一起进去吧。”
景琇跟着礼云进了法庭,坐在旁听席。
她第一次进法庭,看着挂在墙上的国徽,有点茫然。
没多会,审判长、审判员都进来,坐在正中。
书记员坐在下边,记录庭审过程。
两边席位也坐了人,大约是控辩双方。
法警押着穿看守所囚服、戴着手铐的犯罪嫌疑人进来。
案件是十五年前的悬案,国道边一家24小时便利店,深夜闯进歹徒,店主夫妻被杀,烟酒现金被劫,现场留下的DNA证据,匹配不到疑犯。
直到时代进步,锁定两名嫌疑人,但是具体的分工、分赃,法庭还要逐一审理。
景琇旁听着,审判长具体围绕如何行凶,谁授意分赃的比例,谁清理现场,驾车逃跑路线等等,要裁定第一被告人和第二被告人的责任。
公诉人的意见,共同犯罪,应判处死刑。
旁听席上的听众都在鼓掌。
景琇看礼云一动不动,他神色冷淡。
但接着的庭审,第二名被告人进来,两名犯罪嫌疑人供述不一致,发生了扯皮现象,和警局的笔录不同。
到底谁是主谋,各执一词,应该是受了各自辩护律师的指导。
毕竟主犯和从犯,量刑在生死之间。
景琇认真听着案情。
直到最终,法院判决辩护律师意见不予采纳,判处两名犯罪嫌疑人死刑,礼云的神色才稍微平静一点。
庭审结束,礼云开车,景琇坐副驾驶,他半路停下,买了吐司和矿泉水,递给景琇,说:“对付一下当午饭?”
景琇说:“好。”
礼云开车,上高速,最高时速开了好几个小时,天黑了,下高速,走国道,才到达他的最终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