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尾巴,风和日丽的一天,礼云打电话给景琇,说,请她吃饭,问她有空吗?
景琇有空,她不去超市体验人生,去了别处上班。
她发了定位给礼云。
礼云开车来接她,位置是一家地下旧书店。
旧书店在放歌,唱着“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礼云下了车,看景琇在那称书,一麻袋满地的书,她按斤数,给卖书的人结了帐。
礼云问她:“卖书呢?”
景琇说:“收书。”
真正卖书的人,拿了二十块钱走了,五毛一斤,四十斤。
礼云也没多诧异,问:“开店了?”
景琇说:“替人看店。”
她拢裙摆蹲下,说:“你要不要看看,如果有喜欢的书,我送你。”
礼云不嫌弃那些书脏旧,也蹲下来,和景琇像两个难民,围着箱子翻翻捡捡。
从门口那儿,倾泻到半地下的阳光,特别跳脱,像明媚的钢琴曲。
挑完书,礼云请景琇吃饭,往一家看桃花的半山餐馆开。
餐馆很清雅,进门左转,包间好位置,挨着山间溪流。
他让她点菜,景琇看了眼菜单,问:“点几个菜?”
礼云说:“随你。”
景琇说:“还是你来吧。”
礼云说:“好。”
他点了岩茶蟹、佛跳墙、茗菌脆虾、清蒸鳜鱼、松茸土鸡南日鲍……
慢慢菜上齐了,景琇吃到好东西,心情好。
她看窗外桃花,花事夭夭,溪流淙淙。
礼云不怎么说话了,他吃东西也不多。
景琇忽然问:“如何区分一个人的谎言和真话?”
礼云慢条斯理答:“愿意花钱和时间,就是真的。”
景琇嗯了一声。
吃完饭,礼云结账,送景琇回家。
景琇重新找工作,上班,写报告,约专家解读政策,常常组织电话会议,或者调研一些行业的新业务,牵扯已经上市或未上市的公司。
领导有时组织饭局,喊景琇作陪,还有另一个姑娘阿瑜。
饭局到最后,领导喝醉了,专家也喝醉了,景琇叫了代驾,送领导回去。
阿瑜说自己会开车,主动送专家回去,掏了专家西装口袋里的钥匙。
专家是一个研究所副所长,景琇看了看这情形,圈子里,有一些关于副所长的风言风语,说他来者不拒,出手大方。
景琇想,这是一只邀请谁吸食毒蘑菇的毛毛虫。
如果她很缺钱,很着急用钱,或者很爱钱……
景琇喝了酒,坐地铁觉得晕,忍着,回到家才吐了。
景琇妈妈看她在洗手间捯饬,说:“琇儿,没有好一点的工作?”
景琇说:“没有。”
她洗完澡,打算睡了,睡前看见床边地上一个快递盒子。
她看寄件人,是礼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