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末的天儿暖烘烘的,虞蓉猫在自家小院里鼓捣板鸭。
她用王大牛媳妇给的方子,她前前后后研究了五六天,又是备料,又是生灶火腌制、晾晒,忙得晕头转向。因为心里没底,她就做了15只板鸭,分成风干和酱制两种。
一大早,虞蓉就推着木头手推车,吭哧吭哧赶到了京城最热闹的集市。这集市人来人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一阵接着一阵。
她找了个显眼的地儿,摆好板鸭,满心期待着能开张。可路过的人大多只是远远瞅一眼,偶尔有人凑近闻闻,摇摇头就走了,压根没人愿意掏钱买。
日头越来越毒,晒得虞蓉后背直冒汗,脚也站麻了,脚背都绷得直直的。
她心想,再这么站下去也不是办法,得活动活动。于是,她用锁把板鸭锁好,沿着集市慢慢溜达。转到另一头街边,她一下就发现,京城百姓口味偏甜。卖蜜饯果子的摊位前,围了一群人,大伙争着买色泽鲜亮的蜜饯。卖糖葫芦的小贩,手里糖葫芦还没捂热乎,就被抢购一空,生意好得不得了。
虞蓉瞧着蜜饯和糖葫芦的摊位,再想想自己无人问津的板鸭,心里犯起了嘀咕:“是不是得在板鸭口味上动动脑筋?”
日头西斜,虞蓉推着那辆木头手推车,蔫头耷脑地回了农庄。车上十五只板鸭原封不动,被粗麻布袋盖着,偶尔晃出一点油亮的色泽。刚进院门,就撞见王大牛媳妇挎着竹篮从厨房出来,一眼就瞅见了车上的板鸭。
“虞娘子,咋回事啊?这些板鸭咋一只都没卖出去?”王大牛媳妇瞪大了眼,满脸诧异。她可是尝过虞蓉做的板鸭,那味道,香得能把人舌头都吞下去,怎么城里人就不稀罕呢?
虞蓉扯出个笑,脸上没多少失落的神色:“姐,估计是我没摸清楚城里人的口味。看来得换换东西,再去集市碰碰运气。”
王大牛媳妇忙放下竹篮,拍了拍虞蓉肩膀:“虞娘子,可别灰心。好东西得靠口碑,多试几天,保不准就火起来了。”
虞蓉心里有数,自己手艺没啥毛病,就是这口味没对上京城人的喜好。琢磨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她就从床底摸出那罐舍不得用的蜂蜜。阳光照在琥珀色的蜂蜜上,晃得人眼睛发花。
“姐,我打算在板鸭上刷层蜂蜜,做成咸甜口的。”虞蓉一边说着,一边打开装板鸭的竹筐,油亮的板鸭散发着醇厚的酱香味。“就是这蜂蜜太贵,成本一涨,原本三十文一只的板鸭,怕是得卖到四十五文。”
“那你还涂吗?干脆少涂点儿算了。”
“这可不能敷衍了事啊,虽然成本增加了,但口味估计也更提升一个等级,长远看还是有好处的。”
她只能咬了咬牙,拿起刷子蘸着蜂蜜,小心翼翼地往板鸭上刷。蜂蜜顺着刷子,均匀地裹在板鸭棕红的外皮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诱人的光泽。她心里默默祈祷,这回,这些板鸭能顺利打开销路。
虞蓉第二次推着板鸭车来到集市时,日头刚爬上东边的屋檐。她找了个更显眼的角落,眼巴巴望着人来人往的街道,盼着有人能留意到自家板鸭。
起初,和上次一样,路过的人只是好奇地瞥一眼,并未停下脚步。就在虞蓉有些灰心时,一位身着绸缎的公子哥被板鸭散发的香气吸引,踱步而来。
“这板鸭怎么卖?”公子哥挑眉问道。
“回公子,四十五文一只。”虞蓉紧张得攥紧衣角,声音微微发颤。
公子哥皱了皱眉:“比别家贵不少,若不好吃,可就不值这个价。”说着,他吩咐小厮买了一只。虞蓉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心里七上八下,像揣了只兔子。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那小厮一路小跑回来,虞蓉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以为要遭退货。没想到小厮气喘吁吁地说:“我家公子觉得这板鸭口味独特,让再买两只。”虞蓉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脸上绽放出笑容,赶忙递过两只板鸭。
本以为就此打开销路,可接下来大半天,光顾的人寥寥无几。虞蓉望着剩下的十二只板鸭,心情愈发沉重,天渐渐暗了,她无奈决定收摊。
回到农庄,王大牛媳妇看到没卖完的板鸭,并未多言,只是默默帮虞蓉把板鸭搬进厨房。虞蓉思来想去,觉得可能是宣传不够,大家不知道这蜂蜜板鸭的妙处。
第三天,虞蓉早早来到集市,特意准备了小块板鸭供人试吃。香味很快吸引了一群人,一位大娘尝后赞不绝口:“这板鸭咸甜适中,肉质紧实,好吃!”在大娘的带动下,不少人纷纷掏钱购买。可没过多久,人群里突然有人叫嚷起来:“吃了这板鸭,肚子怎么隐隐作痛?”这话一出,原本热闹的摊位瞬间冷清下来,众人满脸怀疑,作势要离开。
虞蓉慌了神,赶忙解释:“大家别慌,兴许是误会,我这就查看。”就在她急得不知所措时,人群中走出一位郎中模样的老者,仔细查看叫嚷之人后,缓缓说道:“这位小哥肚子痛,并非因吃了板鸭,而是肠胃本就不适,吃了些生冷食物引发的。”众人这才长舒一口气,虞蓉感激地看向老者。
经过这番波折,虞蓉的蜂蜜板鸭彻底出了名。此后,集市上她的摊位前人潮如织,买板鸭的人排起了长队。
这一番折腾下,虞蓉不单单是回本了,还小赚了一笔。
虽说没比在绥阳城摆摊赚的那么多,但好歹她也是打开市场了,这可是自从她来京城赚的第一桶金。
……
暖风吹动檐角铜铃,发出清脆声响。徐清风正坐在案前研读经史,好友苏逸快步闯了进来,他手里提着油纸包,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玉阶,快尝尝!”苏逸将油纸包往桌上一放,眉飞色舞道,“今日我在集市上瞧见一个卖板鸭的小娘子,那板鸭味道独特,我还是头一回吃到。更绝的是,这小娘子生得柳眉杏眼,肤若凝脂,笑起来还有俩小酒窝,别提多好看了!”
徐清风原本漫不经心地听着,听到“卖板鸭的小娘子”,手中毛笔一顿,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开。
他猛地抬头,追问道:“你说那卖板鸭的小娘子,是不是身形苗条,说话带着几分软糯,眼角还有颗小痣?”
苏逸一怔,随即笑道:“还真是!玉阶,你怎么知道?莫不是也见过?”